10年前的《人在囧途》, 为何能在整个囧系列电影中封神?

2020-02-07 12:22:49

2010年,一个香港导演到大陆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独立电影,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立意是他从未接触过,毫无概念的东西,这便是“春运”,与之对应的,还有一个词——回家。

就像候鸟迁徙一样,这是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运动轨迹,而“春运”的载体,皆以火车为主,拍摄一个火车上的故事,太难了,但他却成功了。

他叫叶伟民,这部以“春运”为题材的电影,叫《人在囧途》,豆瓣评分7.7分。

如今10年过去,《人在囧途》电影兜兜转转,经由当年的主演徐峥之手,早已发展成“囧系列”电影,但不管这个系列怎么变,《人在囧途》始终是“囧系列”的封神之作,难以被超越,原因为何?

以“大众行为”进行故事的塑造

稍微留心的,就会知道,“囧系列”电影四部曲中,只有这第一部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。

叶伟民将他的第一部电影放在了“春运”题材上,讲述的是回家途中的故事。这故事的“囧劲”取决于这一趟路途,而“回家过年”这么一件大事,却不会发生在囧系列的其他几个地点上。

我们都知道,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,跟故事的叙事有极大的关系,但同样,跟故事题材的选取,也是密切相关的。

但,火车上的故事该怎么开展,又是一个难解的题

早在2004年,冯小刚就已经用一部《天下无贼》的贺岁档电影,将“回家”和“火车上的故事”相结合,为如何讲好火车故事做了很好的示范。

火车上人流攒动,买错票的、买到假票的、看不好个人物品的、骗子小偷集中的,哪一件事离我们远呢?

套上了这些春运“日常事”,无形中,春运和囧式故事,就成了这部电影的两个关键词。

叶伟民用李成功和牛耿这两个倒霉鬼和他们所遇到的倒霉事,以“真实”的表现形式,将这部“囧式”的公路片包裹在春运回家团圆之喜中,却在其中穿插许多让人笑不出来的事,有种用春运,品人生的错觉。

纪录片镜头和公路喜剧的结合带出了中年男人的特质

囧系列电影中,除了“囧”,还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共性,那便是中年男人。

中年男人,这本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,上有老,下有小,在外创业的,打工的,都处于上坡路段,对内和妻子孩子父母之间,关系上都趋于平淡,甚至是矛盾期。

牛耿和李成功两个人其实属于两个阶层的中年男人,一个眼巴巴地等着发奖金和工资回家和亲人团聚,却不想最后只能走上讨债回家的路,一个事业小有所成,却迷了方向,差点抛弃妻女。

牛耿和李成功他们俩他们代表了这两个阶层同一年龄段的众生相

在这部片之前,国内以中年男人和公路喜剧片概念相结合的电影其实并不多,之后聚焦中年男人的电影也没有太出挑的。

即便是后面徐峥延续了“中年男人”的这些故事,把中年男人的故事都填满了,也没能超越这部前作。

叶伟民的“人在囧途”,最好的地方,在于讲故事和纪录片式镜头的结合,而这,在囧系列的其他电影里,只看到了影子,并没有真的延续。

《人在囧途》这个名字,其实拆分理解,也是很奇妙的,似乎每个字都能拆解出来故事的边边脚脚,但后续的《泰囧》、《港囧》以及《囧妈》都太单一了。

收藏 分享 举报

0个评论
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