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教会》:暴力和爱的抉择

2020-03-31 18:16:44

《教会》是1986年的金棕榈奖获奖影片,这是一部信仰和世俗强权在现实中地征战的故事,影片出奇冷静地描述了一个在信仰的坚守中暴力和爱的抉择。

这部电影是以十八世纪,欧洲列强对美洲大陆的近一步侵略为背景的。基督教耶稣会的西班牙教士嘉比尔率领一些教士前往南美的密林,进行传教活动。其中包括误杀弟弟而心怀悔恨与痛苦的奴隶贩子罗多萨。南美土著千余年的平静,随着欧洲人的到来而逐渐被破坏,密林中,各个国家开始划分各自的殖民地,抓捕土著贩卖为奴隶或者干脆随意屠杀。

影片比较出色的地方就在于煽情的渲染上,首先是摄影的出色,让密林深处的广袤和大瀑布的壮美,自然的神秘都通过镜头传递了出来,形成了一个气势恢宏的背景。然后就是基督徒们誓死捍卫信仰的努力和牺牲精神。当面对先进的西班牙军队,教士指挥土著,扛着十字架在烈火中殉教卫道的时候,悲壮宏大的音乐一波波冲击着我们的神经。精彩、宏大、悲壮、气度非凡,也许可以被称为史诗,但是也难掩这部电影背后所展露的思想上的一个禁区和矛盾。

古代,当交流还没有建立的时候,彼此隔绝的状态下,各个文明都各自发展,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体系。尤其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玛雅、阿兹特克和印加人,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。但是,随着西方文明向外扩张和入侵,如今许多文明都早已灰飞烟灭了。这种入侵总是有两个方面的,一个是思想上的,这体系在狂热的传教士总是不远万里千里,为了播撒上帝的福音,将基督教虔诚的带向各个国家,从君主到世俗的进行大规模的推广;另外一个是权力上的,就是以先进的武力,强行入侵,掠夺财富和资源,屠戮人口,征服土地。

虽然基督教讲究宽容和博爱,救赎和信仰。但是宗教还是人建立的,还是人主持的,这就难免会有自己的私心和利益。基督教狂热的传教士们可以为了信仰四处奔波,甚至献上生命。《教会》里几个教士为了捍卫教区,为了保护四处逃难的土著人,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。但是这其中也是包含私心的:那就是讲上帝的信仰传播,扩大教会的影响力。

《教会》敢于以抨击白人的侵略为主题是值得称道的,但是对于土著放弃自己文化,接受基督信仰这样的思想上的侵略还是显得理所当然,甚至有些自以为是。不过,我们也看到,土著们并不是因为认定白人的宗教优越而加入的,更多是因为畏惧了坚船利炮的屠杀。

收藏 分享 举报

0个评论
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