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调音师》:一部现实主义意味的讽刺电影

2020-03-25 13:46:57

《调音师》是由斯里兰姆·拉格万执导,阿尤斯曼·库拉纳、塔布拉迪卡·艾普特、安尔·德霍万联合主演的悬疑电影,于2018年10月5日在印度上映,2019年4月3日中国大陆上映。《调音师》故事灵感来自于2010年的同名法国短片,讲述了一个假扮盲人的钢琴调音师阿卡什在意外成为一起凶案的“目击证人”后,所遭遇的种种出其不意的经历的故事。

原作中装扮成盲人的调音师成功博取了大众的同情,却在最后也因此身陷绝境,改编后的长篇电影也是以这一原点为出发,假扮盲人的钢琴师男主成功骗取了廉价的租房,工作,以及善良的女友,用谎言去编造一切的他,滥用的也是众人对弱势的同情,印度电影版的不同则是将焦点放在了之后的凶杀案上,大刀阔斧的填充,其意在更为深层次的聚焦于人性的险恶。

透过电影因杀夫命案的发酵,即荒诞不经,却不得不说又是深谙人性的,随着剧情的深入其实这部电影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好人,所有人认识的出发点都是自我的利益,通奸爱财的妻子,公权沦丧的奸夫,贩卖器官的医生,利欲熏心的小贩黑色幽默之下每一个人都是丧失人性的逐利者,而即便是钢琴师善良的女友,在最后听完钢琴师再度编造的谎言后,居然也说应该摘掉出轨妻子的眼睛,这一角色的真正意义在这一刻才真正显露,其所代表的实则是公众借善良正义之名的暴力。

兔子是这部电影极具表达的隐喻所在,在电影伊始,一只被猎杀的盲兔,撞上了轿车后却安然无恙的逃离了现场,而在最后手拿兔头拐杖的钢琴师不仅遥相呼应了兔子的隐喻,形成了电影巧妙的闭环之处,也暗表了作恶多端,出轨妻子的真正结局,而从头至尾作为主角的钢琴师,他其实并没有在这场案件中发生过真正的改变,其仍旧还是在用谎言去编制着自己的生活,这一带有现实主义意味的讽刺自觉才是电影最为耐人寻味的所在。

自然印度版《调音师》对原有剧情的扩编不乏惊艳之笔,但这样的做法仍旧还是成为了一把双刃剑,首当其冲的便是原作那种短小精悍,回味悠长的意蕴不复存在,其次印度电影的通病也暴露无遗,过长的篇幅导致不少桥段充斥着巧合的戏剧性,这样的做法虽然能维系住电影的节奏,但种种经不起推敲的细节,使电影在逻辑上是不能细思的。

收藏 分享 举报

0个评论
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