圈内人对靳东的评价 金星评论靳东又是怎么说的

2016-10-22 14:19:36

靳东因为伪装者可以说是一票而红了,靳东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流,老干部作风迷倒了多少少女啊,那么,圈内人对靳东的评价是什么呢?金星评论靳东又是怎么说的呢?

圈内人对靳东的评价是什么呢?金星评论靳东又是怎么说的呢

金星精挑细选心目中的男神 靳东最钟情 太真实了!

素以“谦谦君子,温润如玉”为人称道,2008年在央视大戏《闯关东》中出演龟田一郎,温文尔雅、悲情十足的表演赚足观众的眼泪。09年播出的国庆献礼片《特殊争夺》中饰演岳振声,不仅外形阳刚俊朗,而且胆识超群,智慧过人,在央视和东方卫视播出后,收视荣获三甲,靳东也被网民评选为“中共历史上最帅的地下党”。

《开天辟地》2011年在中央一套黄金档热播,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,尤其是靳东扮演的青年周恩来,被评价为“最帅气英武”,既温文沉稳,又英气逼人,人物气质由内而外散发,演出了周恩来的精气神,表现了锐不可当的气魄。

2003年中戏毕业,2004年因电影处女作《秋雨》中男主角何鸣而获得第十一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奖提名,以及雅尔塔国际电影节金奖, 被称赞为年青演员中少有的“能用眼睛说话”的人。他的表演被吴宇森评价为“开拓了表演方法一个新的空间,甚至让我觉得以往看过的表演都是一个套路”。

狂热痴迷的戏剧爱好者,纯粹地喜欢演戏,平时安静地埋头书海,拍戏时全身心投入充满激情。

于靳东而言,演戏就是他最大的兴趣,演员这份工作本身已经能够带给他最大的快乐,“每拍一部戏我都让自己变成戏中人,那种角色转换让我兴奋。”在工作上“完全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事”,曾在知名度瀑涨的黄金发展期推掉片约耗时近一年出演舞台剧《日出》,被赞为迄今为止演得最好最贴近原著的方达生。在采访时谈到喜欢的表演时非常多话,几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。

如果不是《伪装者》和《琅琊榜》的热播,靳东应该正利用进下一个剧组前的“假期”在家带孩子。可现在,他已经连续一个月,每天在密集的通告之间奔波。他的微博粉丝量在半个月内从63万涨到了137万,并且第一次拥有了公司专门配备的经纪团队,以应付纷至沓来的工作。

杂志拍摄是很早之前约的,已经“拖得不能再拖”,索性一并完成——反正也不多这一项任务了。入行22年,靳东还是没有习惯“拍大片”:拍戏时人是流动的,但拍照不一样,在规定的空间做规定的动作,任人摆布,他受不了。“事实上我也不是特别清楚这些照片拍来做何用,只是觉得既然谈了这么久,大家希望我有一些图片出来,那我就配合一下吧。”

他也几乎从不翻看自己的“大片”,只有一次例外:2011年为某媒体拍摄的一组写真,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刊登,时隔一年,他跟摄影师要过来,发在了自己的博客上。他说,之所以念念不忘,是因为摄影师给这组照片起的标题《演员,靳东》,他喜欢这个定位,简单,准确。

照片上,靳东穿着剪裁利落的灰色西装,除了身后白色背景布上映着自己和一丛竹子的投影,画面中别无他物,简洁得像是对他的一个隐喻:即使是最铁杆的粉丝,也只能历数他扮演的一个个角色,而对银幕下的靳东知之甚少。这是他多年来刻意为之的结果:“十年前我就说过,作为一个演员,你把生活中的自己隐藏得越深,观众才越有可能相信你所塑造的人物。”

但如今,他的过去、家人、爱好、日常生活点滴,通通被媒体翻了出来,反复追问,而他所“深恶痛绝”的正是这一点——有人擅长将自己与这些因素打包,做成一个叫“明星”的商品,奉送到大众眼前,但靳东并不打算这样做。他抢在每一个记者开口前与其约法三章:“咱们还是围绕戏来谈吧,为戏做宣传是演员的义务和责任,戏以外的还是不要聊了。”

他觉得,这阵子的“火”很快就会过去,除了让更多人知道“靳”字怎么读外,并无更多影响。到时候,他就又能躲回一个个角色背后,做那个隐藏者了。

“隐藏者”靳东:我不是大器晚成,我在导演就踏实了

“冲着胡歌来,没想到被靳东迷倒了”,这是靳东的新粉丝们津津乐道的段子。

提到这事,他有种好像占了什么小便宜似的愧赧,因为自己挑了最好的角色——“这个戏里能称我心的就是明楼了”。明楼表面上是打入汪伪政权高官阶层的军统特工,实际上却是共产党的地下情报员,同时还是家庭中的大哥、主心骨,坚毅、睿智又风流,三重身份纠缠在一起,复杂,难演,演好了却最容易出彩。

人们先是被靳东“完美的侧颜”和低沉的声线所惊艳,然后被他“举手投足都是演技”所倾倒,“实力派帅大叔”一朝成为“国民男神”。

在39岁的年纪突然红起来的演员,往往会被人们安上四个字:大器晚成。但靳东不同意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。在电视圈内,他一直都有一个“暗火”的名号,他从来不缺戏拍,“不管哪个导演都会对我说,靳东,你来了我心里就踏实了”。制片人侯鸿亮则告诉记者一个圈内传言:只要靳东来演个几十场戏,哪怕不是主演,这个戏一定会大火。两人合作的《闯关东》《伪装者》《琅琊榜》,都是有力的证明。

圈外也不是没有铁杆粉丝,靳东称他们为“戏迷”。这些人大多是从话剧时代开始认识他的,先是跟着他的演出从北京追到武汉、从武汉追到深圳,然后去电视剧剧组探班,而后则是在他的每一条博客下留言,以“靳东哥,你好!”开头,以“祝好!盼复!”结尾。“大概有那么五六万、七八万人吧”,靳东如是说——对任何一位小有名气的演员来说,这样的粉丝数量都不值一提。

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头三年里,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靳东。他的起点并不低:大三时便凭借电视剧《五色场》中的壮族少年角色,成为了金马奖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单元的最佳男演员;毕业第二年,第一次担纲主演的电影《秋雨》又获得了雅尔塔国际电影节金奖和华表奖优秀新人提名,并被吴宇森称赞为“一个会用眼睛演戏的演员”。

对于这些褒奖,年轻的靳东照单全收,并无半分惶恐。大学做了四年班长,他负责为班级的每次排戏分配角色。“每个人都想演周萍(话剧《雷雨》主角)、方达生(话剧《日出》主角),那好,每个人都来演,大家投票,谁演得好谁上——我往往是胜出的那一个。” 同学们都爱跟他搭戏,因为“和靳东排练的戏一定能保留”。毕业大戏《屠夫》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戏剧节演出,四五十个演员在舞台上穿梭,他演男一号,一个50多岁的奥地利人,贴着胡子、佝偻着腰、哑着嗓子撑满14场,场场掌声如雷。

至今,靳东仍觉得那几年是他最有激情的时候,“上了四年大学,看了无数个大师的剧本,学了那么多戏剧的理论,就是想把自己学到的东西都呈现出来,得到所有人的认可。”

然而,赞美声始终局限在小圈子里,想象中的大红大紫并未到来——有才华、有演技的演员遍地都是,但“半年前还在食堂里臭贫,半年不见,结果火了”的运气,只发生在大他三届、小他三岁的“师姐”章子怡身上。纠结了三年,靳东想通了:“人大多数时候生活在一种无奈的状态下,能不能成名,能不能获得你们所谓的成功,并不是你能够掌握和决定的,我只要自己踏踏实实地去做就好了。”

收藏 分享 举报

0个评论
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