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“老炮儿”《骡子》 比冯小刚高明在哪儿?

2020-07-02 15:50:59

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绝对是好莱坞最传奇的存在之一,一个拿过两次影帝三次最佳导演还至少声称过10次退休的传奇,《骡子》这部电影是他第N部“退休之作”,当然了后来他又去拍了部《理查德·朱维尔的哀歌》,这都两说,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部美国“老炮儿”的故事。

影片《骡子》讲述的是一个70多岁的,一生都是花农为生的,走上了违法的行业,还做到行业最成功的一个,让人无法理解。这种内动力的是什么?是因为钱吗?有一部分,孤苦无依,失去经济来源,没有家人愿意救助自己,相伴一生的退休军人俱乐部面临破产,这些都是运送一笔违禁品赚来的美金可以解决的。

所以故事前期,经济原因对他走上这条路有一定影响。但等到他赚了足够的钱,换了大皮卡,赎回自己的庄园,帮到朋友以后,东木继续当骡子的原因呢?是像很多影评说的自我救赎吗?表面上看,确实是这样。忘记老婆的纪念日,缺席了女儿的婚礼,失踪在孙女的童年,仅仅依靠明信片维持着仅有的联系。

然而当他老了,他希望弥补这一切。而在影片的后半部分,他在运送一批违禁品,接到妻子病重的电话,选择放弃手头被人指着的活儿,选择回家送老伴最后一程。这都是自我救赎的表现。但实际上,他是有很多方式去实现自我救赎的。像资助孙女的学费,多陪伴家人,重获他们的信任,这些都是可的行为,没必要继续当骡子。

反而后期的运送工作,变得是惯性一样,配上一段老旧电台音乐,开着黑色皮卡去重复着上班的工作一样。我反而觉得,东木老爷子想表达的,就是这种每个人的需要的工作状态。无论多大岁数,都需要一些东西体现自己的价值。这份价值可以来自于一件华丽的晚礼服,一部最推出的手机,一杯金融中心顶层酒店的红酒,也可以是一份看起来的还行的工作。主人公需要的,是尊严。

除了自尊之外,更是外界对他的尊重。到了电影的后半段,东木老爷想要一份工作来确认自己的价值而已。这份工作无关是否违法,可以是当骡子,也可以是在监狱里面专注的栽培花草,但这种工作必须是要被社会认可有价值的,如果社会无法直接体现,那么至少是赚钱的。因为钱,人人都是认识。

随后想到,社会上好像确实缺少了让老人实现价值的方法途径。人到了暮年,庄园已经衰败,亲人开始离开,朋友开的俱乐部倒闭,只能在家里陪陪孙子讲讲以前的故事,但是这也说不上有多面,还要忍受他人刻意的关怀,自己情感却无处安放。像电影中,只是单纯用陪伴,去赎回以前和亲人丢失的时光,单纯的等着被亲人原谅,去被可怜,对于东木不服输的性格来说,反而是本末倒置的。看过一本书《大象的眼泪》,书中穿插了两章主人公雅各布年老的生活状况,花尽力气站起来,花尽力气拿起一本书翻开,却忘记自己因为眼睛模糊早已看不清上面的字。

最后感叹一切都无法逆转,只剩下回忆可以追溯。电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猛的老年骡子形象,无论做什么,也要比年轻人干得更出色。

收藏 分享 举报

0个评论
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