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个时代七个故事 小人物光影下的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
2020-06-23 15:29:11

作为一部国庆七十周年的献礼片,很多观众在观看《我和我的祖国》之前会以为它可能类似于那部《建国大业》又或是《建党伟业》一样,主要讲述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故事,整体基调沉重。但很显然并不是,这部融合了7个时代故事的大杂烩电影给我们交出了一份不一样的答卷。

说实话,做影评这么多年,就是希望,能遇到像这样的国产主旋律出现。然后,尽我最大的能力,尽可能的,把它推荐给所有人。因为它值,它配。我也特别肯定,这部刚刚提档到9月30日的电影,票房表现应该能超出许多人的期待。

顶配导演+群星阵容,用7个故事演绎7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,既涵盖了七个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大事件,也是国人曾经亲历过的历史时刻。那些历史瞬间、全民记忆、超强阵容,都是打动观众的理由,但最终让影片破圈成功的只需要一个理由:就是这是一部好电影。

作为一部命题作文的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划定了主题,其实同时也就熟了很多条条框框,拍好他的难度不亚于导一次春晚,这篇评论抛开演员不论,单就说说导演们。个人觉得作品完成度较高的是陈凯歌、宁浩、张一白,陈凯歌是艺术性最高的,宁浩是故事最完整的,张一白是手法最高明的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
陈凯歌的《白昼流星》一节,天上的星(神舟),地上的人(扶贫干部和贫困户),都在做着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工作,都带来了希望,国家科技进步的希望,全民脱贫奔小康的希望,陈导演讲的没有那么直白,很隐晦,但大家一看就明白,是为功底。

宁浩的《北京你好》一节,很多人被葛大爷的演技折服,我更为宁浩接地气的一次创作折服。这次放弃了惯用的多线属事风格,就一个事情(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),两个人(的士司机和地震灾区小孩),很完整地讲明了票怎么来的,怎么没的,又怎么送人了。有贫嘴,有市井,有感动,有激动,有感恩,还有一点小幽默。从来,能把故事讲明白的电影,那就是好电影。

张一白的《相遇》一节,很多的铺垫都是为了介绍张译饰演角色的背景信息,重头戏在公交车上相遇这一段,张一白在这里用了不那么明显的这个手法,一镜到底。一镜到底,考验导演的调动能力,对时间细节的严苛把控,可能大家都关注男女主人公,但是你看看车后的背景,一群又一群表达不同意义的人们经过,推进着时间,也推进着剧情高潮的到来。另一个把一镜到底用的如火纯青的导演,嘿嘿,依然是杜琪峰啦。

收藏 分享 举报

0个评论
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