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驭上宾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皇帝死了叫什么

2017-12-09 13:46:47

龙驭上宾是什么意思?看《虎啸龙吟》的时候听到了这个词,历史上皇帝死了叫什么?为什么不能直接说皇上驾崩?古人对于死的说法为什么有这么多讲究?

龙驭上宾,和龙御上宾是一个意思,此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

说法出自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

在《虎啸龙吟》剧中,有这样一个情节,曹丕死后,几个大臣在一起商量朝政,一个大臣的儿子很随便的说“皇帝终于死了”,结果被一旁的父亲训斥了一顿,马上改口“龙驭上宾”。

其实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,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。古人对“死”的称呼有着严格的规定,死者的身份、地位不同,其“死”的叫法也各不相同,绝对不能混淆。皇帝死了叫什么、大臣死了叫什么、一般人死了怎么说都有严格的区别。

因此有了“崩”、“薨”、“卒”、"不禄"、“死”来表示“人死”的意思。

历史上皇帝死了叫什么?

根据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死曰崩,诸侯曰薨,大夫曰卒,士曰不禄,庶人曰死”,皇帝死叫崩。曹魏以前的皇后死叫薨(hong),曹魏后的叫崩。大臣有分诸候、卿大夫、士,诸侯死叫薨,卿大夫叫卒,士叫不禄。

崩(bēng),专用于指帝王、天子、太后之死。电视剧里常有皇帝驾崩的场面。“崩”本义是山倒塌。《汉书·五帝纪》:“山陵不崩,川谷不塞。”帝王、太后之死,就好象山倒塌了一样。当然了,“拉出去崩了!”不算。

薨(hōng),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(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)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公(鲁襄公)薨之月,子产相郑伯以如晋。”

驾崩、大薨、山陵崩、大行、登遐、晏驾、千秋、百岁 未成年而亡:夭折、夭逝、殇。

除了龙驭上宾这样比较官方的说法,古代对死的称呼有很多种,所以这样看来,古人说话并不方便。

古人关于“死”的说法盘点:

皇帝--驾崩(殂)

皇亲国戚--薨

高官达贵--逝\卒

平民--死

僧侣--圆寂\羽化\涅盘

道家--驾鹤西游

美人--香消玉殒

烈士之死--就义

英雄之死--牺牲

为国之死--捐躯

师长之死--千古

病榻之死--断气

救徒之死--升天

他乡之死--客死

救人之死--献身

长辈之死--见背

公务之死--殉职

急病之死--暴亡

亲人之死--永别

婴儿之死--夭折

收藏 分享 举报

0个评论
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